留久网

领导不公平的说说(讽刺一个领导不配当领导)

职场:一将无能,累死三军,下面是漫话斋给大家的分享,一起来看看。

领导不公平的说说

听说,00后开始整顿职场、手撕领导了。

听说而已,我没有亲见。

大约在小二十年前,我上初中。

那会儿的人教版语文书里,有一篇课文是吴晗写的《谈骨气》,开篇是这样写的: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。

工作了十余年后,我意识到,时代变了,吴市长当年的见解不适用于今天了:

我们中国人,其实是讲究顺从的。

道德上的温良恭俭让,骨子里的膜拜权力,生活中的推崇领导。

多数人总是习惯于听命于人,习惯于“被领导”,习惯于遵从内心地顺从领导那个位子,而无须在意那个位子上坐着的是狗还是人。

大清亡了

在我成长和生活的北方,“领导”,它是一个神圣又崇高的职业。

它不拘泥于某个角色,也不局限于某个公司,更不针对于某个行业。

它无处不在,处处受人追捧;又无处存在,事事跑在当头。

我身边好多小镇同学寒窗做题十余载、屈膝跪舔数十年,所有的一切都只为成为它,哪怕付出忧伤代价,也许有朝一日能受到它的领导赏识,最终就成为了它。

普世价值对领导岗位的追捧,以及社会生产力的日益进步,导致了“领导”的泛滥。

这话不难理解:过去积贫积弱的时候,需要模范带头人物带领着大伙儿往前冲,也需要能人志士攻坚克难,众人划桨开大船,齐心协力推着经济往前跑。而今生活水平上来了,已经不是靠着那么一两个人就能逆天改命的年代了,都讲究团队协作嘛,那就好办了。南郭先生不会独奏,还不能合奏吗。

早期的职场,仍处于内卷初级阶段。那会儿的主要矛盾是“人民日益增长的对领导岗位的渴望”同“领导需要优中取优因而岗位稀缺”之间的矛盾。

领导供不应求啦,赶紧降低标准吧。先让一小部分能人当上领导,然后大领导提拔抱自己大腿的成为小领导,最终实现阶级固化。

于是所谓的领导选拔标准——当然很多时候、很多行业根本没有这玩意儿——放开了一个小口子,乌泱泱,就见眼前一黑,您猜怎么着?

是人不是人的,都成领导了。

结果呢?就来到了如今这个全员精神内耗、打工人悉数躺平的大变局。

究其原因,不敢妄言。但有句古话叫“火车跑得快,全靠车头带”,想来也不是全无道理。

火车跑得快,全靠车头带

当了领导的好些人,首先考虑的不是提高自己任职的底气,而是先拔高了自己的脾气。不容质疑,不能顶撞、不可忤逆。位子没多大,架子先摆好,遇到问题,甭管自己有没有错,先抬出“下级服从上级”的所谓“职场法则”,一律推给下属,倍儿要面子。

就好比同样布置一个任务,风月同天的邻国社长有“五问法”在坊间流传,而我方领导往往都是趾高气昂地扔下一句“不要让我重复第二遍”,真真是威风凛凛,杀气腾腾。

这些人吧,靠着蝇营狗苟和阿谀谄媚抱大腿上位,享受着岗位给他带来的权力,却唯独缺失着当一个领导的能力。

你跟他讲道理,他跟你谈管理,你给他举案例,他给你搬条例,你说他要懂业务,他说你要识时务。鸡同鸭讲,对牛弹琴。

在多数人的认知范围里,只有“领导”才掌握着决定权。

这没什么问题。但有些领导觉得自己有了话语权,又有了官威,便下意识地以为自己就是权威。这就有了问题,而且很大。

毕竟,多数情况下,外行领导内行都是令人深恶痛绝的。

这些当权的外行人,明明需要的是脑子,却在一番动脑思考之后,偏执地认为自己需要的仅仅是手。从而仰仗着自己仅有的那点儿权威,开始指点江山挥斥方遒,大谈“执行力”。将早年间的“两个凡是”奉为圭臬,下属只要坚定不移地执行自己的命令就好。

他们不需要下属有想法,甚至说,他们畏惧下属有想法。他们清楚自己的位子是怎么得来的,于是愈发的敝帚自珍,抢功、甩锅、结党营私、媚上欺下、党同伐异、排除异己,带领着职场重回三纲五常的封建社会。

与之相对的,是底层打工人上天无路入地无门,只能陷入躺平或是内卷的精神内耗,堕入996、007的福报地狱。

需知,肉食者鄙,未能远谋。而一将无能,累死三军。

※图片及视频素材均来源于网络。观点仅为一家之言,姑妄听之,未敢以偏概全,切勿对号入座

讽刺一个领导不配当领导


孔乙己脱下了长衫,就要穿上铠甲。


今天有一件事,舆论搞的挺大。说是有一家位于四川的企业,有几位员工,痛批领导安排加班。聊天记录传的全网都是,起因是一个小领导,在微信群里面讲,清明节要安排两个人加班。


如果没有人资源,他就要站出来指定。结果过了两天,都没有人出来说自愿,一个职工发了一句话,撤回了,领导就问他说什么。


这个时候有人站出来了,说撤回的话是不去。


领导突然连发两条那你去不去,那你去不去。引爆了发言职工的怒火。接上去的就是一通输出,去个锤子,加个锤子,当哈巴狗舔领导不要带上兄弟们。一将无能累死三军,兄弟们加班加太多了。


不知道要上级想办法升级设备,培训人员,有问题就知道用人顶。终于怒火到了最高峰,该职工说大不了让人事明天开除我。一大票人纷纷附和+1,要走一起走。


软件部门23人联名要求辞职,硬件部门14人要求辞职。


紧接着便是一大堆骂人的话,玄基我不再赘述。这件事引发了很大的风波,网传的公司介入了,四川工会也介入了。


这件事好不好,好,非常好。这件事有四重好。第一重好,是人旗帜鲜明的争取自己的利益,第二重好,是对职场PUA的反抗,第三重好,是引起了全社会对某些单位,某些系统的关注,第四重好,是有力的回击了孔乙己脱下长衫的时代大问。


四重好,要容我一一细说。


人都是人,都是成年人,都是具备民事责任能力的人,在一个单位里面上班,有的时候很不好撕破脸皮,毕竟,低头不见抬头见,虽然中国的人有十四万万,但是放到一个行业,任何一个圈子的从业人数都有限。


谁是什么样子,话里话外茶余饭后,讲的人很多。这就导致谁是刺头,谁磨洋工,谁出活厉害,谁不靠谱,很快就能在圈子里传开。


所以,面对合法权益受损,很多人为了维护圈子里的存在,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受损一点也就过去了。


但是,有一些没有良心的畜生,就是会借用人性的这个弱点,以此来不断欺负老实人,谁能出活,就让谁出更多活,谁要肯干,就让谁往死里干。


当加班蔚然成风,当压榨成了气候,站出来维护权益,需要的是莫大的勇气。一个人带头站出来,其意义不仅在于他站了出来,而在于他敢牺牲自己的前途和利益,去给后来人换一个晴朗的环境。


我不得不叫这几位同志一声壮士,表达一声钦佩。


第二重好,就是这壮士说的,别的部门的业务负责人,对上不卑不亢,对下仁慈爱护,都把单位里面的事情处理的好好的,怎么到了你们这几个人这里,除了对上跪舔,对下PUA,就什么也不会了呢?


职场里面就是存在这样的人,从来不看下属干了多少,就会遥控指挥,一点技术不懂,就会瞎指挥,搞得所有事情乱作一团。办起单位的公事,在那里躺大平,办起领导的私事,在那里跑断腿。


对上极尽谄媚,对下则必然极尽PUA,人性如此,用人用的不舒服,权力拿在手里就当个宝,天天就想着办公室政治的废物在职场里面一抓一大把,这样的废物点心不被怼一怼,不被骂一骂,他心里不舒服。


所以该骂,该怼,最好怎么难听怎么骂,怎么过分怎么怼,人愿意被PUA是给一个面子,你也演一下我也演一下,人不愿意被PUA,就是有这么强的战斗力。


骂的好,骂的妙,反抗职场PUA,我不得不为勇士们叫第二声好。


我们有一些系统,有一些单位,嘴上说的比什么都好,但是到了实际上,每天办公室里面的人就会写材料,搞学习,应付检查,业务能力一塌糊涂,最后实在不行要干业务了,就开始搞劳务外包。


搞外包也就算了,对自己有编制的职工讲劳动法,对没有编制的外包就极尽可能的压榨,恨不得榨干了一脚踢走,把所有东西吃干抹净后踢飞千里之外。


对于这样的系统,这样的单位,劳动者进去还没有任何办法,因为劳动者是原子化的,面对有组织的人事,力量不足,只能靠着引起舆论的方式,让全社会对这样的单位引起关注。


所以,这件事在这个意义上来说,不仅仅是好,而且好的飞起,好到天上去了。


国有企事业单位,要带头遵守劳动法,这件事必须要引起极大的重视,如果没有,那么这几位勇士就拿自己的前途命运打了最好的样子,没有引起重视,那就搞个大新闻,看看最后丢脸的是谁。人家没了工作还可以再找,单位没了声誉,只能是一年不如一年。


因为大学生也不是傻子,就业之前也要做做调研。一打听,原来如此,有能力的人怎么会愿意来?


没有能力的人都来了,最后只能是芝麻开花遇到了雨打风吹,想要节节高,最后节节低。遵守劳动法和单位业绩相辅相成,越守法越来人才,越不守法越完蛋。


把事情捅出来,好,非常好。我不得不为勇士们叫第三声好。


孔乙己脱下了长衫,有人说要做骆驼祥子,我看不是,这几位勇士看,也不是。


前段时间,有一个孔乙己之问,天天在那里谴责年轻人放不下身段,不肯吃苦,所以才导致境遇一天不如一天。但是我们看看这个例子,难道是因为年轻人放不下身段吗?


不是。


什么样恶劣的工作环境,人家也忍了,什么样恶心的领导,人家也受了,人家没有脱下长衫吗?


脱下了。


但是脱下孔乙己长衫的年轻人换来了什么?换来的是日复一日更加无情的压榨,换来的是年复一年更加恶心的领导。


所以我要讲,脱下长衫,是对的,脱下长衫天经地义。但是脱下长衫是不是一定要当祥子,那不是。脱下长衫,还可以穿上铠甲。


所以,我要为勇士们叫第四声好。好就好在他们回答了脱下长衫的问题,脱下长衫,就要穿上铠甲。


一百多年前有一个广西的年轻人,脱下了长衫,换上了铠甲。在金田搞了一个大新闻。于是孔乙己脱下了长衫,就变成了洪秀全。


要让人脱长衫,要先想想后果,脱下长衫如果仅仅变成洪秀全,那也没有那么可怕,毕竟脱下长衫,最后搞的是封建迷信那一套,那不好。但是有的脱下长衫的方法就非常好,不到一百年前,瑞金有一个年轻人,脱下长衫,和劳动人民混在了一起。


教员脱下长衫,就上了井冈山。